本网讯(管理学院)为充分发挥教授的导师作用和博士的带动作用,2020年11月4日和11日管理学院分别召开本学期教授座谈会和博士座谈会。两次会议由谈萧院长主持,学校督导委员会刘沃野教授出席会议,学院26位教授/副教授、28位博士(含在读)济济一堂,纷纷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谈萧院长对新加入管理学院的教授和博士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管理学院目前处于“提质进位”的发展阶段,学院26位教授是学院发展的“智慧大脑”,28位博士是学院发展的“科研精英”。希望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含副高职称老师)、博士、在读博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教学、科研方面加强团队建设,推动学院发展上一个台阶。年轻教师应主动加入教授和博士团队,向他们学习,充分交流合作,互相促进提高。
在教授座谈会上,邓顺国、罗明教授就电子商务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管理学院2020年第一届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顺利招生,成为全国首批7个获批跨境电商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邓教授鼓励广大教师申报2020年度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和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年轻老师晋升职称,要有校级、省级的课程立项,争取将来有省级和国家级的一流课程。罗教授指出,要充分发挥教授们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干劲足、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的资源,带领年轻教师成长,从而推动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争取在1-2年之内,脱颖而出。翟岁显教授围绕“引领”作用,提出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让自己走过的弯路不让青年教师再走,从三个方面充分发挥老教授们的导师作用。其一是在申报课题方面的引领作用,做到人人报校级课题,人人争省市级课题。其二是在学术讲座方面的引领作用,每周教研室安排学术讲座答疑解惑。其三是在细节方面的引领作用,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随后,周晓斌教授、郑光伟教授、徐连军教授、李征坤教授、陈涛教授分别就管理学院团队文化建设、科研团队打造、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和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博士座谈会上,每位博士教师都进行积极发言与学术探讨。廖森林博士结合近年来在校外项目申报和职业经验分享了自己参与政府项目的一些心得,分享了自己在核心论文投稿中的一些经验。李征坤博士从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方面,围绕数字经济科研团队进行交流。谭蓉博士从专业集群确定主攻方向和多学科交叉团队合作角度表达了青年教师的科研诉求。马志民博士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科研经验,并就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张玮博士就如何缓解科研学术压力给出了积极的建议。其他博士分别就自已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产出以及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就目前学院在科研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已看法和建议。
刘沃野教授参加两次座谈会并指引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随着近几年学院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骨干精英到管理大家庭发展。一方面,老教授在专业建设上可以充分发挥老教授们的“导师”作用,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齐心协议构建良好的教学、学风。另一方面,他指出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并从博士生培养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博士研究要把学问做得高深一点,要掌握基础性的素材、学术前沿。其二,要运用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其三,要定一个科研目标,力争在科研层次上更高台阶。
王金良副院长在两次座谈会上,解读了教学工作量转科研工作量的办法、支持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的支持政策、提供跨学科交流的支持等,同时也对各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意见进行了回应。并对大家进行鼓励:其一,以人才为核心力量,推动学院发展;其二,学院将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与政策支持;其三,鼓励博士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与教学有效的融合,以科研去促进教学,推动学院更好的发展。
谈萧院长做了学院发展提质进位的总动员。通过两次头脑风暴形式的座谈会,教授和博士们相互了解了彼此的的履历和自己关注的重点,也提出了很多想法。通过教授座谈会,明确了充分发挥老教授们“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研申报、考核机制等方面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担当起管理学院的“智慧大脑”,指导青年教师前进的方向。通过博士座谈会,管理学院博士精英相互认识,交流思想,对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学术科研团队和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方面提出一些好的想法。通过两次座谈会,拉近了教学科研大咖们之间的距离,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做好管理学院“火车头”,共谋学院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