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政办公室)9月23日,我校迎中秋教师代表座谈会在南城校区行政楼512会议室举行。蒋红霞、田立伟、刘亚军、邱林润、聂军、邱瑾、彭俊峰、卢玲、周菊菊、刘方方、向丽梅、赵莎莎、黄瑶等教师代表欢聚一堂,畅谈教育理想,为学校发展出智献策。省政府督导专员、校党委书记吴念香,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梁瑞雄,常务副校长周二勇等校领导应邀出席,人事处副处长张少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曾祥辉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常务副校长周二勇主持。
座谈会上,吴念香书记首先对与会教师一直以来在党建工作、教书育人等各方面表现优异、取得突出成果、受到省市和学校各层面的表彰奖励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表示学校的良好发展,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吴念香书记强调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强化使命担当意识,不断提高执行力。要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做“四有”好老师,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推动者;做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增强能力、实践创新的引导者;做“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执行者;做学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实践者。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习力。要学习政治理论,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用教育理论指导教改实践,开展教改课题研究、项目研究,从理论高度将教育改革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形成教育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
吴念香书记强调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遇,主动走出去,到企业当中,到实践当中去磨炼自己,积累实践经验,为课堂积累鲜活的案例,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寻找科研课题,开展科技应用,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校企合作双赢。要强化大局意识,不断提高团队建设能力。要结合当今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对综合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项目形式组建跨界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强强联合、校企合作,解决单一学科专业难以解决的问题。
吴念香书记勉励大家要继续保持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宁静致远、潜心育人的崇高境界,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付出就会有回报”。作为首位发言的代表,财经学院蒋红霞院长表示学校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南博起步,创美好人生”,到“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大变局,学校处于粤港湾大湾区建设核心地带,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新一轮的发展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财经学院院长,她表示将带领学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新图变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不断探索和尝试 “范式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以双一流建设来为基点,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人才支撑。
“我有幸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会接纳不同、欣赏不同、尝试不同,使我有不同的人生,有趣的人生。”蒋院长以此勉励自己,激励在座同仁。
评建质量监控办公室副主任邱林润用三“心”(信心、爱心、用心)和三“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分享了在学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关于信心,他表示学校逐渐进入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发展快车道,各类荣誉和成果多点开花,让每一个广科人无不感到自豪,充满希望。关于爱心,他坚持作为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尽到立德树人的责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关于用心,他指出老师要坚守初心,用心去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关于归属感,邱主任表示他高度认同“人才为本、制度为纲、机制为魂”的集团文化,学校的发展值得我们有更多期待。关于成就感,邱主任以自身为例,感谢学校成就了他,表示“我将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成就更好的自己”。关于幸福感,邱主任在学校遇见了爱情,组建了家庭,收获了事业,他感恩并祝福学校明天更好。
“2016年夏天,我们在CUBA战胜了全国卫冕冠军,一鸣惊人。自此之后,广科男篮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第四届东莞市大学生篮球联赛完成大逆转,获得了冠军。”我校篮球总教练彭俊峰绘声绘色地回忆起这几年来广科男篮的发展。他认为,正如梁瑞雄校长总结的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永争第一”代表着广科男篮精神。目前,广科男篮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符号,一张名片,甚至是一个品牌。今年,得益于学校的绿色通道,学校迎来了三位专职教练,分别是国家男篮助理教练史荣、国家U15女篮助理教练高科和专职体能教练黄雄汉教练,一班精兵强将,共同打造团队。
今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重要文件《关于深化体校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二十九条规定“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彭教练指出,“未来学校不仅有体育教师,还会有专门的体育教练员,在这点上我们学校已走在前列。”
师生就是学校的软名片。管理学院卢玲老师从参加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经历引出关于学校对外影响力的思考。她认为应该从教师、学生、师生共学三个角度塑造学校软名片。卢玲老师表示塑造形象,核心在“状态”,师生良好的状态是展现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基础,更是建议打造宿舍睡眠文化,建立每月"学校睡眠日",以健康师生身心。针对打造软名片,卢玲老师倡导“师生共学”的模式,建议成立相关的学习活动团体,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特色活动提出了有益建议。
财经学院邱瑾老师是学校2019-2020年度教书育人楷模,她分享了接下来的工作规划,一是教学改革,采用多维的手段与方法,打破固有的教学逻辑,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创新课程设计,做出特色,能够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高品质课程;二是申报的“创新强校工程”广东科技学院财政预算与绩效评价协同创新中心已获准立项,将努力带领团队继续完善我校财政绩效评价第三方服务体系;三是希望能在未来组建一支跨学科科研团队,创新“人工智能+财会”,能够取得更优质的科研成果。
“小到几张桌子拼搭的校企合作单位,大到几百平方米的电视台演播大厅,学校一直支持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发挥专业特长,展现不凡自我。”作为首批入选东莞市青年艺术家的通识教育学院赵莎莎老师回顾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历程,表示没有学校坚强的后盾,就没有今天成长路上的她。特别感谢可亲的校领导,感谢学校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正在筹备来年个人独唱音乐会的赵莎莎老师,以一曲原创歌曲《最美是你》将座谈会推向了高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梁瑞雄校长对各位教师在学校的成长成才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大家为学校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梁瑞雄校长对与会教师代表的工作业绩和生活如数家珍,与与会教师代表共话学校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
梁瑞雄校长表示,学校自创办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一路越槛过关,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这些成就,都是大家的共同努力、齐心奋斗的结果。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发展黄金期。学校自创建以来形成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提炼。正是我们工作的氛围好了,平台更大了,老师们的幸福感提升了,学校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梁瑞雄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激励大家要自强不息,争当好老师。正是由于学校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学校才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和巨大飞跃。他表示学校将搭建平台,助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为广大教师的事业发展创造机会,让教师心无旁骛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帮助教师成为好老师。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成果,尊重贡献,带领教师追求卓越,引导教师为实现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大学而不懈奋斗。